LEHU樂虎國際,樂虎國際,股票消息。lehulehu,樂虎。資產管理LEHU88樂虎國際。這些年,看過不少基金相關的投資書籍,從最開始的《指數基金投資指南》入門,到《解讀基金》的深研,以及中間各種雜七雜八的書籍,再到最近讀約翰博格的《長贏投資》,算是一枚較為資深的韭菜了,也逐漸構建出一套自己的投資框架,在投資上,也算是小有收獲。
但最近偶然發現一位從不發廣告的投資大V發了一條基金投資相關的廣告,便免費參加了那個訓練營lehu樂虎國際,裡面的課程和直播沒怎麼參與,但包郵免費送的那本書《基金第一課》還是認認真真刷了一遍。看完之後,有點驚喜,我這五年的投資經驗也不過如此吧?忍不住給雪球一個大拇指!
首先,在開篇,作者就理性又克制的聊了基金投資能否實現財務自由的話題,打破初學者對基金暴富,十年十倍的幻想。用數據、案例說明基金長期年化收益8%-10%就很不錯了,10%-15%就是優秀了快播精簡。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一個理由,就很實在,一開始就擺事實,講道理,降低投資預期,不像有的投資書籍喜歡用財富自由博人眼球,或許自己都還沒財富自由,睜眼說瞎話呢。
另外lehu樂虎國際,這本書和其他聊基金的書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實戰性非常強,但又不失優雅,可讀性強。讀完這本書,就知道怎麼買基金,就能學以致用。在知道怎麼買之後,就可以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慢慢完善知識體系,構建自己的投資框架。
別一開始就整那些有的沒的概念,咱不懂,咱也不知道有啥用。你最好先告訴我怎麼做,然後遇到了,你再告訴我怎麼回事就行了。也別一開始就講大道理,咱也沒那覺悟,聽不懂快播精簡lehu樂虎國際,都沒經歷過,能懂啥?站在岸上的人是聽不懂遊泳技巧,也學不會遊泳的,還得先去水裡噗通噗通,直觀感受下先。
最後,這本書很薄,兩百來頁,語言也很精練,就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怎麼買基金,二是怎麼拿住賺錢。買基金就四招:想要穩穩的幸福,就買固收基金,穩健理財;想要與我大A共進退,就買指數基金,押注國運;想要生活有點綠(也有紅,就很刺激),就買行業基金,玩轉賽道;想要名校碩博給你打工,就買主動基金,直取alpha。想要拿住賺錢lehu樂虎國際,就把前面四招融會貫通,玩轉資產配置,保證在獲取一定超額收益的時,降低波動率,提升基金持有體驗,就能拿住賺錢了,簡單不?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掃描二維碼領取這本書,這是小雪這邊的限時福利,同時還有免費的為期7天的拆書課程,先到先得哦~
廢話不多說,我先把書中的內容捋一遍。考慮到篇幅較長,這一篇先聊聊固收+和指數基金,先入門基金投資再說。
固收+本質是一種混合基金,以收益穩定、風險低的債券作為基石,在控制波動的前提下,通過配置股票、可轉債、衍生品等風險更高的資產,增厚基金收益。
從圖中可明顯看出:固收類基金波動小,年化收益率在4%-8%之間。波動小,就容易拿得住,就能享受到時間的復利。另外,債券與股票關聯性較低,一般不會同漲同跌,如果遇上大跌,固收基金的配置可以使回撤最小化lehu樂虎國際,讓你走得更穩更遠。
選擇靠譜的基金經理,任職時間超過三年,經歷過一輪完整債券週期。債市的特點是三年一輪回,“牛一年、皮一年、熊一年”;
選擇持倉分散的基金,債券投資最怕的是違約,一旦違約就是巨大損失,不會像有的股票還能漲回來,因此單只信用債券成持倉最好不要超過5%,除非歷史業績非常優秀;
獲權威機構認可的基金,金牛獎和晨星獎,近些年大火的鵬華豐祿債券便同時斬獲晨星獎與金牛獎快播精簡,招商產業債更是六年金牛獎得主,晨星英華也是拿到手軟,號稱固收大滿貫,書中也對這兩只債券進行了詳細分析。晨星獎歷年獲獎名單見;歷屆金牛獎名單見 。
至于純債基金買短期還是中長期,可參考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當高于3.5%時,利率在高位,下行空間大,適合投資中長期債券,反之則投資短期債券基金快播精簡。不過我一般不關心,畢竟組合中配置的比例很少,不值得花精力跟蹤,交給基金經理吧哈哈哈
根據股債比例分辨風險,一般來說,股票配置的越多,風險機會越大。但是也會存在股票配置很低,但債券倉位中含有大比例的可轉債lehu樂虎國際,風險也是相對較大。所以我一般更看重各年的最大回撤,回撤小,股票類資產多也沒關系,能控制住風險就行;
選擇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固收+既投資債券又投資股票,對能力要求還是比較全面的,管理基金超過五年比較靠譜,畢竟固收重點是控制風險而不是追求收益;
對于一個初入門的基金投資者,按照這種方式去選擇基金,沒啥問題。就當是遊泳前的撲通撲通好了,在持有的過程中,慢慢摸索適合自己的固收投資姿勢:買入、持有、倉位、賣出等。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指數(滬深300、中證500及創業板指數等)為目標,以其成分股為投資對象,按照一定的的選股規則和策略購買目標指數的成分股來構建投資組合。
投資很復雜,但復雜的事情用簡單的方法做,也能得到十分令人滿意的收益。巴菲特曾10餘次公開推薦普通人投資指數基金(但是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不是普通人,這或許就是投資的難點吧),更是用一場十年賭約的勝利來證明指數投資的有效性:普通人只要簡單跟隨市場,就能用指數基金戰勝90%以上的投資者。
指數基金具有長期上漲和長生不老的優勢就不細說了,想聊一聊指數基金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優勢:無為勝有為。貪婪、恐懼、猶豫、僥幸心理、過于自信...哪些投資者沒在這上面栽倒過?而指數基金的策略和規則都是透明的,不受人為因素影響,完全跟隨指數,有效規避人性的弱點。
七虧兩平一賺的市場定律我沒法去考究,但指數基金的確讓我這幾年賺了不少錢,還沒怎麼花精力。如下圖:
對于指數基金,書中重點介紹了四類寬基指數: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及MSCI中國50。前面說普通人只要簡單跟隨市場,就能用指數基金戰勝90%以上的投資者,這四只寬基的歷史回測年化收益率也能達到8%-12%, 要是再加上一些投資策略,超過12%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快播精簡,在慢慢變富實證組合中,我用主動增強型指數基金代替純指數基金了,畢竟在我大A,韭菜還是太多,基金經理想要收割lehu樂虎國際,還是容易的,不像成熟的美股市場。下圖也表明了指數增強基金大部分時候都跑贏了指數,實現漲的比指數好,跌的比指數少。
對于指數增強基金的選擇,穩定的超額收益肯定最重要,其次才是基金的費用,但是規模也不能太大,不然可能會導致某些增強因子的失效,書中建議是2-20億。
對于買入賣出,指數基金就比較簡單了,看近五年PE指標就行了,這個指標在中形象的解釋過,就不多說了。當PE百分位小于30%時,買入,大于70%賣出。作者回撤2018.6-2022.3的一支滬深300指數,收益率可達98%。但是如果不看估值,每週定投快播精簡,收益率僅25.5%lehu樂虎國際。
既然這麼簡單快播精簡,為啥大部分人都還虧錢呢?就我觀察身邊的人而言,虧錢的絕大部分是在PE大于70%買入,30%賣出,你就說這操作,長期能賺錢嗎?當然,他們也不知道PE,所以說,投資還要多讀書啊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就不是七虧兩平一賺的10%呢?是不是對投資的預期太高了?想著暴富?然後操作變形,陷入追漲殺跌的泥潭中?
如果是這樣,不妨換個思路(畢竟以前的思路已經被證明不僅不能暴富,還虧錢了)快播精簡,學學指數基金設計的邏輯:用無為換有為,把基金投資當作存錢的一種方式,這樣就不會有太高的期待了。按照《基金第一課》中固收+和基金的投資方法,拿出一部分閒置資金,定期買入寬基指數和固收+,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